主要行業
- 金融服務 房地產 有色金屬
- 醫藥生物 化工行業 機械設備
- 交通運輸 農林牧漁 電子行業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務
- 汽車行業 黑色金屬 采掘行業
- 家用電器 餐飲旅游 公用事業
- 商業貿易 信息設備 食品飲料
- 輕工制造 紡織服裝 新能源汽車
- 高端裝備制造 其他行業
點擊進入可選擇細分行業
【免責條款】
1. 用戶直接或通過各類方式間接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服務和數據的行為,都將被視作已無條件接受本聲明所涉全部內容;若用戶對本聲明的任何條款有異議,請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全部服務。
2. 用戶需知,研報資料由網友上傳,所有權歸上傳網友所有,慧博投研資訊僅提供存放服務,慧博投研資訊不保證資料內容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真實性或品質;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若認為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內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權的情形,應該及時向慧博投研資訊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鄄┩堆匈Y訊將遵循"版權保護投訴指引"處理該信息內容;
4.本條款是本站免責條款的附則,其他更多內容詳見本站底部《免責聲明》;
平安觀點:
2022年基建投資穩增長的必要性上升。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由于重大項目開工時間早于往年、2021年四季度發行的1.2萬億新增專項債券有待使用,加之一季度基建投資占全年比例只有13%-15%左右,因此同比彈性大,可以對2022年一季度基建投資增速高看一眼。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但對全年基建投資增速判斷,相比于當前市場主流觀點,我們相對謹慎一些。目前已有10余個省市自治區公布了2022年重大項目的年度計劃投資額,合計同比低于2021年,“缺項目”仍難解;財政兩本賬對基建的支持此消彼長,加之要繼續壓縮基建項目的應付款,“缺資金”仍存在。我們維持年報中2022年基建投資同比4%的判斷。
基建穩增長訴求上升。歷史數據顯示,當房地產投資和出口這兩大增長動能的增速明顯回落時,政府主導的基建投資發揮著托底作用。2022年兩者都面臨著放緩壓力,基建投資穩增長的必要性明顯上升,這也是高層多次指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各地元旦后就陸續公布2022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的原因。
不宜高估資金改善。一是,基建投資資金來源中的國家預算資金,主要是一般公共財政和政府性基金投向基建領域的資金,兩者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2022年預計增量在2800億左右。二是,從資金來源去推算基建投資增速,容易忽略應付賬款對基建投資的拖累,我們預計2022年應付賬款對基建投資的拖累,可能在4000億-5000億。三是,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堅決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2022年城投反腐力度或將加大,地方政府為基建項目融資的意愿和能力,可能都難以有明顯改觀,配套融資難仍是2022年基建投資面臨的緊約束。
缺項目仍難解。一是,不宜高估重大項目作用。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河北等11個省市自治區公布了2022年重大項目的當年投資額,廣西公布了第一批重大項目的當年投資額,預計同比增長9.1%,低于2021年公布重大項目當年投資完成額的18個省市自治區的合計同比13.1%。二是,2022年起對專項債項目執行情況實施穿透式監管,將提高專項債對接項目的要求,這讓滿足專項債收益自求平衡的項目更稀缺。三是,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城市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已納入到基建投資里,5G基建屬于官方口徑基建但2021年占比只有1%,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更偏制造業和服務業,新基建對基建投資的整體影響有限。
價格因素對基建名義同比的貢獻比2021年低3.2個百分點。利用PPI同比和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同比的相關性,估算得2021年和2022年固投價格指數同比分別為7.8%、4.6%,PPI同比回落將拖累基建同比讀數。
為了完善報告評分體系,請在看完報告后理性打個分,以便我們以后為您展示更優質的報告。
您也可以對自己點評與評分的報告在“我的云筆記”里進行復盤管理,方便您的研究與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正在加載,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