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業
- 金融服務 房地產 有色金屬
- 醫藥生物 化工行業 機械設備
- 交通運輸 農林牧漁 電子行業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務
- 汽車行業 黑色金屬 采掘行業
- 家用電器 餐飲旅游 公用事業
- 商業貿易 信息設備 食品飲料
- 輕工制造 紡織服裝 新能源汽車
- 高端裝備制造 其他行業
點擊進入可選擇細分行業
【免責條款】
1. 用戶直接或通過各類方式間接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服務和數據的行為,都將被視作已無條件接受本聲明所涉全部內容;若用戶對本聲明的任何條款有異議,請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全部服務。
2. 用戶需知,研報資料由網友上傳,所有權歸上傳網友所有,慧博投研資訊僅提供存放服務,慧博投研資訊不保證資料內容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真實性或品質;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若認為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內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權的情形,應該及時向慧博投研資訊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鄄┩堆匈Y訊將遵循"版權保護投訴指引"處理該信息內容;
4.本條款是本站免責條款的附則,其他更多內容詳見本站底部《免責聲明》;
鋼鐵行業信用風險與宏觀經濟及上下游景氣度關聯度高。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2021年前三季度,鋼鐵主要下游行業對鋼材需求形成一定支撐,尤其是房地產行業建筑工程投資保持較高增速,帶動鋼材需求穩步增長。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在國際貿易以及供需錯配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鐵礦石價格急速拉升,鋼材價格快速調高;7月起國內限產政策落地,鐵礦石供需逆轉致價格大幅下降,鋼材價格逐步回落。得益于鋼材需求增長和鋼材價格上升,2021年前三季度鋼企營收和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2021年前三季度,鋼鐵行業公開發行債券共計121支,發行主體23家,信用級別集中于AA+級和AAA級。從樣本企業信用質量來看,2021年前三季度鋼鐵行業整體信用質量保持穩定,存續債發行主體級別均未發生變化,預計短期內鋼企信用質量將繼續保持穩定。
展望2022年,鋼鐵行業受下游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建筑投資的影響較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基建投入力度或將加大,但仍會受到政府債務等因素的約束;房地產則面臨著建筑工程投資高增長之后的回落風險,且行業風險逐步出清之后整體投資效率或將逐步弱化;總體看,未來一段時間鋼鐵行業主要下游需求或將承壓。但在國家“雙碳”目標指引下,“能耗雙控”將推動鋼鐵行業壓減產量;原材料需求的下降也將使得鐵礦石價格繼續走低,或有助于緩沖需求弱化帶來的經營壓力。綜合影響之下,預計鋼鐵行業整體運行狀況穩中趨弱。
行業基本面
鋼鐵行業是典型的順周期行業,與宏觀經濟景氣度緊密相關。2020年初期,受新冠疫情影響,鋼鐵行業需求乏力。自2020年下半年起,隨著各行業順利復工復產,鋼材需求迅速增加,鋼材產量及價格均上升,上游鐵礦石價格雖亦大幅攀升,但當年鋼企營業收入和利潤仍同比實現增長。2021年上半年,鐵礦石價格持續走高,鋼材價格隨之上漲;7月起國內限產政策落地,鐵礦石供需逆轉致價格大幅下降,鋼材價格逐步回落。得益于鋼材需求增長和價格上升,2021年前三季度鋼企營收和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為建筑、機械、汽車、家電、造船等行業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其發展與宏觀經濟運行及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是典型的順周期行業。隨著宏觀經濟增長,我國粗鋼產量不斷增長,于2014年達到8.23億噸;2015年,在外需不振和房地產市場調整等因素作用下,鋼鐵行業面臨的政策壓力和資金壓力加大,當年粗鋼產量有所下滑至8.04億噸,為34年以來首次負增長;而粗鋼產能在2015年末達到約12億噸的水平,產能過剩嚴重;2016年開始,在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有力推進下,鋼鐵行業供給端明顯收縮,產能利用率提升,加之下游需求回暖,粗鋼產量進一步增長,而鋼價也有大幅上漲,帶動鋼鐵行業盈利明顯改善。2018-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粗鋼產量分別為9.28億噸、9.96億噸、10.65億噸和8.06億噸,同比分別增長11.6%、7.3%、6.8%和2.0%,產能利用率達到85%以上的較好水平。但鋼鐵工業轉型升級壓力仍較大,且近年來面臨的環保壓力加大,行業發展仍將持續面臨諸多挑戰。
2018-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鋼材產量分別為11.06億噸、12.05億噸、13.25和10.20億噸,同比分別增長5.47%、8.98%、9.97%和5.82%。在經歷了2017年短暫的產量下降后,近年來增速持續為正。
盈利方面,2015年鋼鐵行業景氣度下滑至最低,鋼企盈利明顯惡化;2016年鋼鐵行業逐漸復蘇并進入穩定增長階段;2017-2018年宏觀經濟恢復及供給側改革措施推進促使鋼鐵行業供需趨于平衡,鋼價大幅上漲,加上降本增效措施效果的顯現,整體盈利狀況進一步好轉;2019年鋼材價格繼續高位波動,但受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影響,鋼鐵企業盈利空間有所收窄;2020年經歷新冠疫情受控后,鋼鐵行業景氣度迅速恢復,得益于產品價格上漲與銷量增加,重點鋼企盈利水平回升。2018-2020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簡稱“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銷售收入分別為4.11萬億元、4.27萬億元和4.70萬億元,利潤總額分別為2,863億元、1,890億元和2,074億元。近年來多數鋼企盈利表現良好,財務質量持續改善,杠桿水平逐步下降。2020年末重點統計鋼鐵企業資產負債率較上年末下降0.18個百分點至62.27%;2021年前三季度,鋼鐵企業持續對標挖潛,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當期會員鋼企營業收入合計5.30萬億元,同比增長42.52%;實現利潤總額3,193億元,同比增長約120%。
從行業發展趨勢看,一是粗鋼產能、產量“雙限”是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是應對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路徑,也是緩解資源壓力的重要舉措,這將成為制約鋼鐵企業產能釋放的最主要因素;二是國家調整鋼鐵進出口政策,鼓勵高附加產品出口、初級鋼鐵產品進口,限制低端產品出口,有利于壓減粗鋼產量,從而完成降能減排;三是促進再生鋼鐵原料進口便利化,有效增加鐵元素的供應渠道,提高電爐鋼比例,提高鋼材生產效率;四是鋼鐵產業上下游將協同推進高強節材鋼推廣應用,鋼材減量化使用可期。
鋼鐵行業信用風險與宏觀經濟及上下游景氣度關聯度高。2020年鋼鐵行業主要下游行業房地產和汽車行業景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復,加之基礎設施領域投資規模較大,為短期內鋼材需求提供了支撐;2021年前三季度,鋼鐵主要下游行業對鋼材需求形成一定支撐,尤其是房地產行業建筑工程投資保持較高增速,帶動鋼材需求穩步增長。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基建投資仍將保持一定增長韌性,但房地產建筑投資增長或將明顯承壓,鋼鐵行業總體上或將面臨需求增長乏力的局面。
下游細分行業來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鐵路投資與汽車行業對鋼材需求影響大。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全國各地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建設水平迅速提高,2018-2020年,我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率分比為3.8%、3.8%和0.9%。2020年我國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城鄉區域發展
格局不斷優化,《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點支持“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建設;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國家將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將為鋼鐵行業持續增長動能。另外,我國新基建(主要覆蓋5G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七大方面)投入或將加大,亦有望對鋼鐵需求形成支撐。整體看,我國基建投資或將保持一定的增長韌性,但也需關注到基建投資力度仍將受到政府債務等因素的約束。
房地產行業方面,2018-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分別為9.53%、9.92%、7.00%和8.80%,其中建筑工程投資增速分別為-2.28%、11.78%、8.85%和13.87%。2021年以來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保持增長,但開發投資增速有所下降;在融資受限的背景下,房地產企業加快存續項目建設,建筑投資增速加快,對鋼材需求形成一定支撐。但后續房地產則面臨著建筑工程投資高增長之后的回落風險,且行業風險逐步出清之后整體投資效率或將逐步弱化,對鋼材需求的支撐作用或將下降。
汽車行業和鐵路建設也是重要的用鋼領域。2018-2020年,我國汽車產量降幅分別為4.16%、7.51%和1.40%,其中2018和2019年主要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消費者信心下降及限超治載政策消化等影響產量降幅明顯,2020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量上升等因素影響,降幅收窄。2021年前三季度,我國汽車產量為1,824.3萬輛,同比增長7.5%,但其增幅仍主要來自于新能源汽車,未來汽車行業在高保有量狀態下市場景氣度仍將面臨持續弱化壓力。鐵路投資方面,鐵道統計公報顯示2018-2020年及2021年1-8月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分別為8,028億元、8,029億元、7,819億元和4,211.42億元,2018-2020年新線投產分別為4,683公里、8,489公里和4,933公里,近年持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整體來看,鋼鐵行業下游2020年前期受疫情沖擊明顯,但后期恢復較快并對鋼材需求形成支撐;2021年前三季度下游行業用鋼需求保持增長。但綜合來看,未來主要下游行業景氣度或將弱化,鋼鐵需求增長或將承壓。
為了完善報告評分體系,請在看完報告后理性打個分,以便我們以后為您展示更優質的報告。
您也可以對自己點評與評分的報告在“我的云筆記”里進行復盤管理,方便您的研究與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正在加載,請稍候...